幸福泡泡:輔導股長的療癒手作時光

幸福泡泡:輔導股長的療癒手作時光

幸福泡泡,療癒綻放

「幸福,就像泡泡一樣,在水中綻放繽紛色彩,擴散療癒香氣,讓人沉浸其中,悠然享受。」

3/26諮商輔導組辦理「幸福泡影─精油香氛泡澡球」輔導股長培訓手作坊,不只讓輔導股長體驗放鬆,更希望他們能將自我照顧的概念帶回班上,成為推動幸福的種子。

療傷與療癒,輔導股長的雙重使命

輔導股長的任務,不僅是關心班級同學的心理狀態,還要適時提供資源,甚至協助心理師宣傳推動心理健康活動。然而,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他們是否也懂得善待自己呢?

本學期輔導股長訓練講座分為療傷療癒兩大主題,除提升輔導股長對哀傷、失落情緒處理以及增進自我傷害理解與支持策略的療傷專場知能講座外,也辦理不同療癒手作坊,強調「自我照顧」的重要性。這場精油泡澡球手作坊,讓輔導股長們透過親手製作,在揉捏與創造中,體驗療癒與放鬆的力量,也讓他們有經驗能回到班級與同學分享,成為班級中的自我照顧推手,帶領同學一起練習關注與善待自己。

幸福泡泡:輔導股長的療癒手作時光

香氛泡澡球,從陌生到合作,從製作到分享

活動當天,諮商輔導組張詒婷心理師提醒輔導股長別急著追求作品是否完美,重要的是感受當下,確保自己在每個當下都處於放鬆狀態─留心香氣在鼻尖縈繞的味道、材料在掌心融合的觸感、耳邊同伴交談的聲音,甚至是自己的呼吸與情緒。

劉以慧組長致詞並介紹本次特別邀請的講師:具備豐富芳療實務經驗的施郁恆心理師。施心理師同時也是本校畢業的學長,透過組長的介紹拉起這層熟悉與親切的連結,拉近講師與學生們間的距離。

幸福泡泡:輔導股長的療癒手作時光

在組長的引介後,由施心理師溫柔接棒,引領學生們一步步進入香氣與創作的世界。從分組、材料比例、精油的選擇、材料的調和,到親手揉捏泡澡球的每個細節,施心理師的語調與步調都像是在輕聲引導一場心靈的散步。隨著香氣緩緩飄散,學生們的心情也逐漸沈澱,專注地感受著手中的觸感與內心的平靜。

幸福泡泡:輔導股長的療癒手作時光

學生三人一組,合作拿取各式材料,並挑選喜歡的精油香氣—有人選擇清新柑橘,有人偏愛溫暖薰衣草,還有人挑戰薄荷與迷迭香的活力組合。接著,在講師的指導下,他們開始將小蘇打粉、檸檬酸與精油混合,再一點一滴加入適量水分,調整至剛剛好的濕潤度,最後放入模具塑形。

幸福泡泡:輔導股長的療癒手作時光

剛開始,有些小組的泡澡球粉末過乾,怎麼壓都無法成型,但在不斷嘗試與互相幫忙下,大家漸漸掌握了訣竅,彼此交流技巧,甚至有人開心地說:「能夠做出完整的泡澡球好有成就感!」

幸福泡泡:輔導股長的療癒手作時光

活動結束後,學生們紛紛在回饋表上寫下真實而溫暖的感受。

「我本來對這類DIY沒什麼興趣,但這次體驗後發現真的很療癒」有位輔導股長如是說,還特別提到:「而且能跟組員一起合作,一起分享成果,感覺更開心!」

也有同學表示驚喜:「以前只知道泡澡可以放鬆,沒想過泡澡球是這樣製作出來的!這次學到了放鬆的方法,也可以帶回班上跟同學分享,讓大家壓力大時有個簡單的解方。」

另一位學生則簡潔有力地寫下:「學會做泡澡球,找到自己放鬆的方式。」也有人提到自己學習到各種不同的精油香氣組合,覺得特別新奇又實用。

「講師講得非常清楚且有耐心!非常感謝有這次機會可以來體驗」、「講解得很好,精油很香,活動很有趣」,這些回饋字句不僅展現學生的喜愛,也反映出講師引導下帶來的正向學習氛圍。

更有學生寫道:「這個活動很容易讓大家團結,互相幫忙的感覺很棒,整個人都活絡起來了」、「我很喜歡這次的主題,既實用又放鬆。」

這些真誠的回饋,正是本次活動希望種下的種子─讓輔導股長們先感受照顧自己的重要,也學會如何將這份幸福分享出去。

讓幸福擴散,讓放鬆成為習慣

這場活動不僅讓輔導股長們體驗放鬆,更讓他們親身感受「自我照顧」的價值。輔導股長培訓讓輔導股長不只是協助同學,更包含學習如何讓自己與他人都能獲得心靈上的療癒,鼓勵學生們在每一次的手作中,時時回到自己,覺察身體與心的訊息,讓手作不只是動手的活動,更是一場與自己對話的練習。

未來,諮商輔導組將持續舉辦類似訓練課程與活動,讓幸福如泡泡般擴散,環繞每一個需要療癒的心靈,打造一個更溫暖療癒的校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