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

應用中文系

發展願景

秉持「學生本位」為教育核心,以中文語文為基礎、文化創意為延伸,以「培育跨領域專業整合能力並有品格力人才」為終極願景。本系具體的發展願景有六大方向:

  • 弘揚中文,傳承優質文化。
  • 人文素養,深化內在涵養。
  • 文化創意,落實社會適用。
  • 語文教學,紮實傳承品質。
  • 人才育成,培養跨界實力。
  • 即學即用,順應時代潮流。

期使本系學生在研習傳統語言、文學與文化的同時,也能加上創意且靈活運用,適應急遽變遷的教育環境,而能與時俱進,加強與職場連結的應用能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思維與觀點,進而在全球化趨勢的職場中,展現傑出的中文應用能力。


育才目標

透過中文涵養的深化,務實鍊結知識發展、產業需求、技術進步及未來趨勢等多方面,加強落實本系特色發展願景。人才育成的具體目標有三大類:

  1. 培養具備文學鑑賞與學術研究能力之人才
    紮實中文閱讀、寫作、賞析、表達能力,深化語文鑑賞與運用能力,進而培育具備學術研究能力的人才。
  2. 培養多元文化創意設計與發展能力之人才
    結合語言文字運用訓練與資訊多媒體基礎技術,激發研發創意與實作能力,培養編輯採訪等文化產業之尖兵。
  3. 培養具備中文應用跨界整合能力之人才
    以中文聽說讀寫的專業能力為基礎,延伸與他領域的結合可能,加上企畫、行銷、製作等產業技術面的訓練,育成具備整合跨界能力的人才。

師資與專長

  • 廖芮茵教授(中國古典文學、唐代文學與社會)
  • 林翠鳳教授(臺灣文學、中國文學、台灣民俗)
  • 廖藤葉教授(古典戲曲、現代戲劇、中國古天文)
  • 蔡秀玲副教授(中國文學)
  • 吳惠珍副教授(文學史、明代文學與作家)
  • 衛 琪副教授(臺灣史、臺灣古典文學、中國文化史、婦女史)
  • 張致苾副教授(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代文學、書法理論、書法技法、華語文語音教學、華語文漢字教學、華語文教材教法)
  • 洪錦淳副教授(佛教文化研究、台灣現代短篇小說研究、中國思想、佛學)
  • 何寶籃副教授(視覺傳播、視覺文化研究、電影研究)
  • 張 羣副教授(華語文教學、漢語語法(華語和閩南語)、語言學、教材編輯、語料庫語言學)
  • 王千宜助理教授(童書繪本、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小說)

教學環境

有「書畫情境專業教室」、「人文與圖書專業教室」、「語言應用與創意圖書研究室」、「採編圖文製作工作室」、「數位影音後製工作室」、「語言專業教室」等6間專業教室,共用之「語言教室」、「視訊會議室」、「閱讀寫作室」、「發表演練室」各1間。普通教室4間均設置數位講桌及視聽教學設備。系學會擁有專用的「系學會討論室」。


產學與計畫成果

106年何寶籃歷史意識及敘事策略的接合:台灣與韓國電影之比較研究(產學合作)
107年張致苾、何寶籃與中華弘道書學會洪道揚芬-兩岸書法教育推廣影像紀實(產學合作)
107年王千宜、蔡秀玲與芙蕾雅生技有限公司行銷活動企劃與商品型錄設計(產學合作)
108年王千宜、廖藤葉與芙蕾雅生技有限公司行銷活動企劃與商品型錄設計(產學合作)
108年張致苾與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華語文教專刊《華文世界》123期執行編纂計畫(產學合作)
108年衛琪與萬木企業有限公司客製化紀念品企畫與設計(產學合作)
109年張群、吳致秀、曾琦芬與囯際トラべル·ホテル·ブライダル專門学校國際濟觀光旅遊之中文和英文溝通能力培訓(產學合作)
109年吳惠珍、洪錦淳、張群與楊逵文教協會楊逵文學與社運、思想產房讀書會(產學合作)